动力指标潇潇下,绿色高效滚滚来
www.caamm.org.cn 2017-05-12
文章来源:非常农机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不将农机总动力列为规划指标,不等于不发展。”针对《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没有了“农机总动力”这一数量指标,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早前在解读该规划时说。
李伟国表示,需更加注重用好存量,调整好结构,更加注重支持引导适应绿色发展需要的机具加快增长,引导和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高质量地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的目标。
动力指标已高于发达国家
李伟国表示,《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不再将农机总动力列为主要指标,主要是考虑“十二五”末期我国亩均农机动力已达到0.55千瓦,高出农业发达国家不少。
他表示,不将农机总动力列为规划指标,不等于不发展,而是要适度发展、绿色发展、高效发展,注重补齐薄弱环节短板,充分考虑机具保有量增长的协调性,引导全系统不仅注重量的增长,更应注重质的提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物质技术基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农业机械化工作稳步推进。可以用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五新”来描述“十二五”的成就。
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经过“十二五”的努力,全国农机总动力连续迈上10亿和11亿千瓦两个台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业机械化进入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快速迈进的时期,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如产业、地区间机械化发展差距大,农机装备技术有效供给不够,农机经营服务的质量效益有待提升等,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发展环境向好
李伟国介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方面专家学者均认为,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的功能作用将越来越强,领域将越来越宽,环境将越来越有利。
综合判断,“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持续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将“农业机械化”列入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
《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制定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机具存放设施和农机科研条件、安全保障设施建设,以及农机大户与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列入了国家相关规划,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规划》明确,“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农业机械化发展短板和滞后区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李伟国表示,《规划》围绕“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明确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坚持分类梯度发展、坚持协同合作推进的五项原则。这个思路着眼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贯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整个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着眼于集聚资源强科技、兴主体、推全程,集中力量补短板、抓薄弱、保安全,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对“十三五”农业机械化主要任务作出六项安排和七大行动计划。
李伟国表示,将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深松作业补助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智能农机”等国家项目和地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落实好国家相关规划中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农机具抵押贷款、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保险补助等便民利民政策保障体系。
相关报道:
我国加快购机补贴政策改革步伐
李伟国在今年初表示, 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总体规模压缩,今年安排用于农机购置补贴的中央资金压减至186亿元,并已一次性下达给各省。因此,如何用好这有限的资金,发挥好效应,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思路是,要主动适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立绿色生态导向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新要求,进一步落实农财两部办公厅《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等部署,稳定政策,突出重点,深化落实,强化管理,推进政策规范高效廉洁实施。
第一,加快推进补贴范围内机具的敞开补贴。深入贯彻落实“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工作思路和绿色生态导向,紧紧围绕稳定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生产、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等绿色发展的需要,科学确定补贴范围,着力推行补贴范围内全部机具敞开补贴。因特殊原因暂不具备条件的省份,也要结合实际确定敞开补贴的重点机具品目,特别是对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具和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绿色发展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
第二,稳步实施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扩大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促进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允许在适宜地区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补贴试点。申请新产品补贴试点的省份原则上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等3省2016年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方案的意见》(农办财〔2016〕65号)精神,对试点区域选择、试点产品确定、试点资金规模、具体操作方式、相关责任义务等作出科学安排,制定试点方案,于4月30日前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后实施。
第三,优化资金分配与使用管理。加强农机、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资金分配的精准性、科学性。一要改进资金需求调查方法,完善市县资金规模测算分配方法,把资金实际使用进度作为重要测算因素,优化有关因素权重,确保资金分配符合实际,避免出现局部地区资金大量结转。原则上,上年资金使用进度不过半的地区,不再安排当年资金。二要加大对发生严重违规行为和资金大量结转地方的资金扣减力度,完善对绩效考核优秀市县资金奖励机制,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三要定期调度分析市县资金使用进度,协调配合财政部门通过分批次下拨、余缺调剂等措施,力求当年资金当年使用。将2016年累计结转资金用于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的地方,要加强使用管理,加快实施进度,实现资金供需“两年动态紧平衡”。
相关阅读
- 2025-05-14农业农村部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 2025-05-12吉林省202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发布
- 2025-05-08七部门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意见
- 2025-05-08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
- 2025-04-27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推介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政策与
- 2025-04-25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