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南京举行

www.caamm.org.cn    2017-09-26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9月的南京,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由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农业部人事劳动司主办、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承办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919日在仙林冠军楼大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和业类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学习和探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提升。

我国农机化经过黄金十年高速发展,如今正面临增速趋缓、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专家指出,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农机制造第一大国,但离强国差距还很大,尤其是面向供给侧改革等需求上,许多方面不同程度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等问题,质量和效率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急待提升。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研究员在会上指出,我国农机工业持续强劲发展,农机工业总产值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04年的85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000亿元,成为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不过,从10年农业机械化水平数据来分析,却是增速在趋缓。2004—2012年农机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达20%左右,从2013年增速下滑为16.31%2015年继续下滑,2016年颓势依然,2017年形势严峻。主要是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发展速度质量不高。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表示,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要以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目标,聚焦重大问题,着力改革创新,补齐发展短板、优化促进机制、增添发展动能、提升供给效能,提高供给质量更好适应需求,创新供给结构创造引领需求,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供给端能力、质量、效率,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李安宁表示,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重中之重是补短板,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其中,硬短板,如适应机械化的品种、栽培方式不多,宜机化的农田基础设施不够,适应需求的机具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等;软短板,如政策体系不配套,简政放权不到位,公共服务不充分等等。他透露,2018—2020年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预计将重点围绕绿色生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要求,着力推进产业急需、农民急用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支持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受自然条件、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程度、历史文化传承和从业者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次研修班的举办旨在让更多的从业人员在农业机械化的了解和运用上得到提升。

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研究员指出,小规模农业生产体制是制约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人均耕地只有美国的1/200,同时农村机耕道、碰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过,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加快,农村承包地确权已经完成80%,虽然有2.3亿土地承包农户,但270多万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了真正的生产经营者,又带来了新机遇。同时,秸秆回收利用、重金属污染治理、地膜残膜回收等新问题也带来农机化创新的新使命。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农艺、模式、环境的多样化和特殊性,外国农机不能满足需求,短板装备没办法引进,我国农机化发展要由大变强,核心是发展民族农机工业。此外,还要围绕绿色清洁、智能化等当前农机技术前沿加强创新发展。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梁建研究员表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化正在不断弥补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研究显示,农业机械化每替代1亿劳动力,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加18.85个百分点,或者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替代了542.98万农业劳动力。农机化科技创新发展,还必须推进农机农艺有效融合。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农机化起步阶段就提出了农机要与农艺结合的问题,当前农机要与农艺结合提出了更紧密要求。如插秧机、直播机、稻麦联合收割机等,对作物种植行株距、宽窄行、成熟度、株型、间套作模式等栽培技术、耕作制度、作物品种都有农艺要求。农艺农机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成本最小、效益最高。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