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企”有多厉害?乌镇给出完美示范
www.caamm.org.cn 2017-12-06
文章来源:央广网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12月3日到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除了大会的内容以外,会场外美丽的乌镇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落户乌镇,而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和农业相关的企业。
作为“互联网+”的代表城镇,乌镇的农业企业确实有着更加先进的思想。“互联网+农业”到底应该做成什么样?他们给社会提供了典范。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分析:
孙立武:说起哪个地方互联网创业氛围最浓郁,人们的第一印象普遍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然而乌镇这个地不广人不多的小镇,近几年异军突起,成为一方创业创新的热土。近些年,很多农企也慕名而来,希望从中找到“互联网+农业”的奥秘。平安·凤岐茶社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茶社可不简单,虽说名称里有“茶社”二字,但这家企业并不卖茶,而是一家孵化机构。这家孵化机构通过构建各种大数据农业双创孵化平台,专门为农业产业生态提供公共服务,帮助入孵企业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系统、跨组织的协同创新。据说,凤岐茶社由创新创业云平台和线下众创空间两部分组成,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将资金、技术、人才等创业资源整合起来借以服务创业者。
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普通养猪场进入孵化机构后可以开始一场互联网改造之旅。原有的生产管理设备会通过电磁阀、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连成一张“网”,使得养猪变得更加科学化、精准化,猪肉品质更高。另外,孵化机构还会帮你在猪肉上贴上二维码,让消费者实现全程可追溯。就这样,互联网和农业实现了叠加,释放出巨大红利。一家养猪企业的估值会从2000万元猛增到10亿元,一跃成为明星企业。
一间小小的茶社竟然能产生如此之大的价值,这是孵化企业的功劳,更是互联网技术的魅力所在!“互联网+农业”绝不只是在网上售卖农产品这么简单。在线上平台体系的支撑下,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如何深度融合,显然,乌镇已经充分掌握了这个秘诀!
首先,“互联网+农业”要解决农业的标准化问题。农业生产环节相对比较随意,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如果能实现全部标准化的控制,最终产品将更加安全。而过程标准化随之带来的,就是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另外,“互联网+农业”带来的标准化和精准化,还可以把商业模式由“商对客”变为“客对商”。也就是针对客户需求生产农产品,提前核定价格再去生产,这样风险可控,利润也有了保障。
乌镇的经验告诉我们,新时代,农业生产的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无论是提升生产效率还是做大农业品牌、轻资产扩张,都离不开数据化、数字化。
相关阅读
- 2025-05-14农业农村部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 2025-05-12吉林省202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发布
- 2025-05-08七部门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意见
- 2025-05-08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
- 2025-04-27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推介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政策与
- 2025-04-25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