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陈志会长出席“农机精准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研讨会

www.caamm.org.cn    2018-04-10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李菁媛   文章类型:普通

为响应中央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进一步做好赠机助产精准扶贫活动,4月8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联合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举办的“农机精准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等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罗锡文、陈学庚、陈温福、赵春江,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白人朴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敏丽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项目官员Anshuman Varma等专家、生产企业代表及部分受赠地区合作社代表共同参与此次研讨会。

 

李安宁在《农机化精准扶贫的路径与措施》报告中表示:“目前,农机化司关于农机化精准扶贫工作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度贫困地区帮扶,精准扶贫;二是定点扶贫,强化科技帮扶并开展党组织结对帮扶;三是片区扶贫及农业援疆援藏。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脱贫攻坚的最新部署实施‘六个坚持’,围绕中央脱贫攻坚及援疆援藏决策部署,汇聚系统资源,调动多方力量,立足实际,强化协作,深入持续的开展产业扶贫,助力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脱贫增收。”

  

此次研讨会上,云南省澜沧县副县长、中国工程院驻澜沧挂职干部张文韬分享了《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扶贫经验。澜沧县借助中国工程院的科研力量,克难攻坚,通过推广冬季马铃薯种植项目加快了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澜沧县政府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开办全日制院士专家指导班,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的素质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任务起到推动作用。

 

杨敏丽教授分享了题为《产教融合,探索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的研究报告。她分析指出扶贫工作主要是要通过扶持产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主要以南方水田区和西南丘陵山区居多,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大多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50%以下,有的甚至不到30%。针对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力求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水平、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助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收入的增加。

  

针对农机精准扶贫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各方代表积极参与讨论,部分贫困地区代表也一同分享交流了当地产业扶贫发展经验与案例,为业内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提供可借鉴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