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秋收时节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www.caamm.org.cn    2018-09-17

文章来源:央视网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目前,全国秋粮已进入最后的成熟期,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70%以上。今年,我国秋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如何呢?秋收时节,央视多路记者深入秋收一线进行探访。

  我国秋粮作物品种多,从北到南覆盖广,今年即将展开的秋收画卷显现出新的亮点: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明显调优。

  看着即将丰收到手的大豆,这片黑土地的主人付正武心里很踏实。这两年,为了解决玉米大量积压的难题,中央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让玉米随行就市,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种了多年玉米的付正武今年改种了大豆。

  今年,海伦推广了高蛋白大豆系列新品种,并配套大垄多行高产技术,一向对新品种新技术感兴趣的付正武自然不会落下。尽管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遭遇了冻害,但产量仍比普通品种高5%左右,预计每亩能打400斤左右。

  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今年,预计非优势产区的玉米面积继续调减,库存量大的水稻面积也首次下调,市场紧缺的高蛋白大豆将大面积增加。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要求,各地不仅粮食种植结构和品种在调优,品质也在调绿。

  这个价格比普通水稻要高出不少,那么,客户看中的究竟是什么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粮食区域布局也不断优化,更多土地得以休养生息,轮作休耕试点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

  以前,这片地每年要种两茬作物,种玉米时错过了雨季,就得大量耗费地下水灌溉,实行轮作休耕以后,这片地只在雨季种一茬玉米。

  节节拔高的不只是玉米产量,还有地下水位。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长势总体正常,丰收有基础。目前,西南地区秋粮已经开始收获,东北主产区、黄淮海主产区、长江流域的秋粮再过不久就将大面积开镰。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