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强弱项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农业生产机械化——“学习贯彻国务院42号文件大家谈”之二
www.caamm.org.cn 2019-01-14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罗锡文 文章类型:普通
补短板 强弱项 加快推进薄弱环节农业生产机械化
作者:罗锡文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强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研究和农机装备的研发、推广与应用”,这对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从明确方向、创新驱动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入手,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明确方向,着眼于“全程、全面”的总要求,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全程”是指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产前(如植物生产中的育种和种子加工)、产中(如植物生产中的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和秸秆处理)和产后(如植物生产中的釆后处理和储藏)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全面”是指作物全面化、领域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即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饲草料作物全面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发展,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发展。目前农作物生产中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如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的种植、再生稻的收获、玉米的籽粒直收、油菜的种植与收获、甘蔗的收获、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的种植和收获、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杂粮的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田残膜回收等。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设施装备中也存在许多“短板”,如健康养殖环境的智能调控、精准饲喂及粪肥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等。不同地区的薄弱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首先研究和明确的。
二是创新驱动,坚持四项原则,加强薄弱环节机械化装备和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一要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为方向,以精准作业为目标,包括精准耕整、精准施肥、精准种植、精准施药和精准灌溉,积极研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二要坚持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原则。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模式的研究应以适应机械化生产为前提,农机装备应与先进的农艺技术相配套,相辅相成,协同推进;三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农业生产区域跨度大,品种多,生产模式各异,所以薄弱环节机械化装备技术的研发一定要与当地农情相适应;四要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织形态。所以要积极研究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研发与之相适应的装备和技术。
三是政策支持,中央和地方多措并举,促进薄弱环节装备技术有效供给。建议国家层面上设立重点专项“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创新研究”,举全国农机产学研之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各省(市区)设立科研专项,重点解决适宜区域和作物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落实好首台(套)新产品补贴、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等支持政策,加大薄弱环节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关阅读
- 2025-05-14农业农村部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 2025-05-12吉林省202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发布
- 2025-05-08七部门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意见
- 2025-05-08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
- 2025-04-27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推介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政策与
- 2025-04-25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