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成为疫情下的“幸运儿” 局部地区报复性消费有所呈现
www.caamm.org.cn 2020-05-05
文章来源: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春耕整地的拖拉机、播种季的施肥播种机、收获季的收割机,每个农时的来临无不透露着农机销售热潮的到来。但近年来,在行业深度调整下,农机产业“受伤”的深度、广度不容置疑。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对本就萧条的农机行业又施以“重捶”,很多农机企业困在了原地,整机发不出去,零部件运不进来,整个农机产业似乎按下了停滞键。
尽管大部分农机企业、经销商从2月中旬就开始陆续复工复产,并采取了诸多应对举措,但毫无疑问,到目前为止,疫情对生产、供应链、消费端带来的影响仍是难以估量的。农机行业多数领域一季度销量大幅下滑已成定局。
“湖北的兄弟,不要担心插秧,今年第一车插秧机已发出!”3月18日,南通富来威副总经理姜小军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信息。这一信息为很多湖北地区正在渴望插秧机的用户带来了希望。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插秧机可以说赶上了今年的“好时候”。
插秧机成为疫情下的“幸运儿”
相比拖拉机,插秧机市场无疑赶上了“好时候”,成为了疫情下农机市场中的“幸运儿”。
“现在用得到的农机都有好市场。”苏州久富农机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何学扣凭借多年的经验,对目前的农机市场做出了判断,“插秧机销售旺季从3月中旬开始,此时疫情控制较好,所以总体来看整个插秧机市场所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久富在3月初产能仅恢复到50%,随着疫情的控制,3月中下旬就已恢复到了80%。“目前,我们采用订单式发货,滚动式生产。”何学扣表示,此时正值插秧机、打浆机使用高峰期,这种繁忙的景象预计要持续一段时间。
同样作为插秧机的主产企业,富来威的生意同样火爆。一批批产品发往安徽、湖北等地。据姜小军预计,今年3月插秧机销量预计达1200余台,与往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基本持平。“我认为之前人们所提的‘报复性’消费有所呈现,2月疫情的爆发导致用户无法购买机器,购买力集中在3月释放,订单量激增也是正常现象。”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插秧机的供货需求,富来威全体员工放弃了周六休息,加班加点赶生产。
作为安徽省农机协会会长的陈兴祥对插秧机市场的发展还是蛮有信心。“今年插秧机市场基本与去年持平或者略有增长。”但看似平稳的市场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他告诉记者,“国内插秧机企业的供应端依旧面临着运输不畅以及零部件供应不充足等问题。加之疫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如果零部件涉及国外采购业务,那将面临更多难关。”
疫情爆发所造成的损失不可回避,如何积极面对?抖音、快手成为各大农机企业向外宣传自己的有效输出口。“我们采用全新的营销模式,让经销商组织用户进入直播间,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启动,告诉用户如何保养机器,培训维修要点等。另外,通过优惠政策,激励用户购机。”姜小军告诉记者,用户参与感很不错,首次直播2小时就带来了近百台的订单。与姜小军相比,何学扣对直播、抖音等方式显得更加谨慎。“网上营销很不错,但我更愿意将它定义为品牌推广的一种方式,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也许依旧会使用,但由于农业以及终端用户的接受程度,仅停留在线上推销还是有难度。”
水稻插秧机或将迎来新机遇
“今年的插秧机市场可能会与去年持平或者略有增长。”这是多位业内人士对今年插秧机市场做出的预判。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两个事关“水稻”的明确信号:“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视情可适当提高。”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湖南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出台支持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10条政策措施,从开展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育秧成本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早稻机械化育插(抛)秧社会化服务、扶持50个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种粮大户等方面支持双季稻生产。与其类似,最近,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开始了最早一批早稻插秧作业,为提高生产效率,种粮大户采购高速插秧机,并开展植保无人机进行飞播。另外,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减少疫情对早稻插秧的影响,今年将规模种粮补贴标准从100元/亩提高到每亩120元。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两个事关“水稻”的明确信号:“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视情可适当提高。”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湖南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出台支持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10条政策措施,从开展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育秧成本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早稻机械化育插(抛)秧社会化服务、扶持50个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种粮大户等方面支持双季稻生产。与其类似,最近,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开始了最早一批早稻插秧作业,为提高生产效率,种粮大户采购高速插秧机,并开展植保无人机进行飞播。另外,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减少疫情对早稻插秧的影响,今年将规模种粮补贴标准从100元/亩提高到每亩120元。
疫情爆发≠促进插秧机市场
“疫情的爆发并不是带动插秧机市场回暖的主要原因。”作为业内资深人士,陈兴祥仔细分析到,原来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环节中田间管理是薄弱环节,但随着无人植保机的兴起,这个难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而机插秧则是水稻机械化生产中较为突出的短板。他认为,增加作业补贴是最近几年来推进水稻机插秧作业的有效方式。“以安徽为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就是聚焦一家一户小农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聚焦解决当地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关键环节、薄弱领域问题提供作业补贴,机插秧作业补贴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陈兴祥介绍,相比2018年,2019年安徽水稻插秧机补贴额度在下降,但是插秧机销售数量却在增长,无疑说明人们对这一领域正在逐步认可中。
2019年,在众多农机细分领域下滑的环境下,水稻机插秧也没能幸免,这一市场究竟如何?“据统计,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40%左右,但有些地方实际情况却远没有达到,因此,这一领域上升空间还很大。”陈兴祥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行业内另一位专家的赞同。目前,水稻插秧机市场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因此,很多企业将目光锁定这一领域,试图做大做强。尤其是此次疫情的发生严重打乱了整个行业发展节奏,虽然市场供不应求,但能否按时生产出好品质产品,这对企业而言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目前,水稻插秧机市场仍以手扶式为主,高速乘坐式为辅。手扶6行机、手扶4行机和高速6行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最近的销售情况来看,可以说70%的市场仍然是手扶式插秧机,而这其中黑龙江、吉林占据6成,高速插秧机则分布在江苏以及黑龙江农垦等地。”何学扣如是说。纵观农机行业,国内插秧机行业仍将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据统计,2019年插秧机企业仍有二百余家,虽然当年已经减数家企业,但在2020年,竞争环境会更加恶劣,在行业需求没有新增量的情况下,存量市场的竞争将会使更多的中小企业退出。
回看我国插秧机市场分布,久保田、洋马、井关三大日系品牌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国内江苏沃得、久富、富来威等企业也正在迎头追赶。与传统机械相比,插秧机属于小众产品,尤其是由于用户水稻种植习惯不同,市场中的直播机、抛秧机等竞品逐年增加,给竞争产品留下了生存的空间。(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