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有图 心中不慌 麦收时节北斗大数据显身手
www.caamm.org.cn 2021-06-24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眼下,祖国各地正进入麦收高峰期。
连日来,中国农业大学北斗团队每日提供的“麦收快讯”成为机手跨区转移的好帮手。这份快讯包含“中国小麦收割作业热点图”“中国小麦收割作业每日进度动图”等。
“麦收快讯”首次集成了国内主流小麦收割机制造企业的北斗定位数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国家级大范围农机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应用服务。
“结合热点图,收割机手可以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各地麦熟日期和农机分布等信息,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中有图、心中不慌。麦收结束后,机手还可以向北斗团队索要作业轨迹、面积报表,可与同行特别是‘麦收冠军’比较,总结经验与得失,改进下一年度的跨区路线和计划。”6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斗团队牵头人、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精准农业技术装备分会秘书长吴才聪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来源于北斗远程运维终端
“‘麦收快讯’的数据来源于‘北斗精准农业应用’国家重大项目支持安装的北斗远程运维终端,当前安装该类终端的小麦收割机制造企业主要有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吴才聪说。
2021年6月18日发布的“麦收快讯”显示,上述企业共有17627台北斗终端上报了数据。“其工作原理是:北斗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农机企业回传收割机的位置与工况数据;农机企业向中国农业大学建设的国家农机作业大数据中心实时转发北斗终端的部分数据;中国农业大学北斗团队据此统计作业时长、作业里程和作业面积,制作每日收割作业热点图、每日进度动图、单机收割作业效率图等信息产品,生成单机收割面积中位数和单机收割时长中位数等数据。”吴才聪解释。
服务小麦收割作业组织与管理
“麦收快讯”基于北斗大数据,可以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服务于小麦收割作业组织与管理。“首先,北斗大数据可以整体掌握小麦收割进度。”吴才聪说,当前,直接从北斗终端获取数据,根据收割面积中位数和收割时长中位数估算作业面积,农机定位精准、作业面积可信、数据实时性强,可以更为快捷、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小麦收割机每个时段在全国和各地的分布及作业进度,开创了以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的新局面。
其次,北斗大数据还是机手跨区转移的好帮手。“此前,收割机手只能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联络,信息不对称是常有的事儿,跨区转移比较盲目、浪费较大。现在结合热点图,每位机手都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收割作业时间,全国小麦收割作业也将更加科学高效,尾气排放将显著减少。”吴才聪说。
北斗大数据改变农机管理方式
除此以外,北斗大数据还可以提高农机制造企业“三包”服务效率。“农机制造企业通过前装北斗运维终端,可以在作业期间追踪农机的位置和工况,从而根据收割机位置、热点图等信息,围绕收割热点区域配置配件和维修资源,为机手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售后服务,甚至可以重点关注收割效率较高的收割机,随时准备为‘收割狂’提供重点服务,让机手赚到更多的钱。”吴才聪说。
北斗大数据正在改变我国组织和管理农机生产的方式。深入挖掘这些图表背后的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农机生产管理效率。吴才聪举例,比如,结合小麦种植面积与收割机保有量,可以定义收割机自有率指标和收割机利用率指标,据此在国家或地方层面,对收割机的购机补贴额度进行动态调整,以调节收割机的总量和地区分布,使得财政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作者:马爱平
相关阅读
- 2023-03-10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姜卫东8项建议
- 2023-03-10中国一拖产品畅行“一带一路”
- 2023-03-07《政府工作报告》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67%提高到
- 2023-03-06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提农机
- 2023-02-23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锁定这些农机重点工作
- 2023-02-22约翰迪尔天津工厂第7万台优质拖拉机下线交付用户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