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战场国三机为何这么少?
www.caamm.org.cn 2016-07-04
文章来源:农机化导报 作者:金娟 文章类型:普通
自从环保部发出延期国二升国三的通知,整个农机行业就弥漫在“三夏”作业看国三的氛围中,有怀疑、有观望、更有期待。整个“三夏”前后,记者一直在跟踪,在观察,当所有收获机械生产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国三的表现如何?企业是否有了足够的自信?
遗憾的是,记者发现,今年参与“三夏”作业的国三收获机少之又少,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农机企业外,更多企业似乎是沉默以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相比国二产品,国三发动机以电控技术著称,这让常年专做机械控制的主机厂家有些“不适应”,而且农机作业环境恶劣、条件特殊,柴油机与整机能否真正匹配还需要经过大量试验来证明。部分经销商也反映,由于对柴油机与整机的匹配性能不敢保证,加之在农忙时节如出现故障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只有少量的国三机投放“三夏”。
其次,库存及补贴也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对于农机企业而言,能否在今年12月前将库存消化掉关系着企业的存亡,农机销售的季节性也决定了生产经销企业必须将消化库存作为重点工作。加上今年12月前购买的国二产品明年是否会享受补贴也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很多企业大力推销国二产品,只推出少量国三机试水。
第三,农户的选择也让企业对推出国三产品相对谨慎。记者了解到,目前从事农机作业的多数为老机手,面对农机维修、保养可谓是轻车熟路。他们表示,只要机械保养得好,用几年根本不成问题,加上国三产品价格比国二要高,而补贴额度没有差异,趋利性决定了农户们要在国二产品补贴关闸之前购买国二产品。
那么,少量的国三产品在“三夏”作业中表现如何?能否消除用户的疑虑,给企业以足够的信心?“三夏”期间,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国三小麦收获机的首批试验者和企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惊喜。山东诸城市相州镇的付邦亮认为,国三产品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机器越升级换代,产品性能就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我们应该对所购买产品的厂家给予足够的信任,我这么多年都用雷沃产品,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我也同样相信雷沃的国三产品不会有问题。事实证明,我用的雷沃国三收获机经受住了夏收的考验。所以,大家不必恐慌。”他说。在麦收现场,笔者也看到,值得肯定的是,国三产品真的很环保,一脚油门踩到底,再也不见黑烟现象。
尽管投放数量不多,但生产企业很重视。针对电控技术复杂,农机手很难一下摸清门路,特别是为了解决用户担心的“开锅”“着火”等事故的出现,农机企业早在数月前就不断进行试验,并通过技术升级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欣慰的是,今年麦收季节并没有收到有关国三机器着火等新闻事件的报道。
如此看来,国三小麦机第一次上战场,尽管数量不多,但其表现也可圈可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汽车还是农业机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污染物排放方面,都要经历从低标准向高标准的过渡,在每一个过渡中,低标准与高标准的产品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共存,要想实现国三产品遍布田间必然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今年的麦田中国三产品“出镜率”低了些,但是我们相信,通过这一季度的实践,农机企业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整机的改进升级,让其更符合政策及市场的双重需求。同样,随着国三产品保有量的增加,相应的维修、保养网络会随之不断建立、完善。另外,农机购置补贴依然会给力国三产品,农机手也尽可吃上定心丸。
相关阅读
- 2025-05-14农业农村部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 2025-05-12吉林省202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发布
- 2025-05-08七部门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意见
- 2025-05-08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
- 2025-04-27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推介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政策与
- 2025-04-25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