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业开发亟需补齐机械化生产短板
www.caamm.org.cn 2016-07-11
文章来源:农机化导报 作者:杨杰 文章类型:普通
今年2月23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意见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意见》对马铃薯机械化也做出了画龙点睛的表述——以品种选育为带动,强化主食产品原料生产技术支撑。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组装轻简化栽培、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
马铃薯机械化对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能发挥多大作用?据统计,如果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马铃薯亩产可增加500公斤,节本增效630元。机械化种植是人工工效的10—15倍,每亩可节省劳动力工值50元;机械化收获可降低损失2%—3%,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按此推算,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马铃薯可增加500亿公斤,节本增效630亿元。而且,随着马铃薯机具的不断改善和机械化程度的加快,这个数字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理想的丰满的确诱人,但现实的“骨感”却让人担忧。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得马铃薯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然而,由于起步较晚,与水稻、小麦、玉米相比,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偏低。2014年,全国马铃薯耕整地、播种和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分别只有48%、19.6%和17.7%,且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机械化程度差异较大,很多地方存在没有适宜机器可用的尴尬。在一些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依然是空白。马铃薯机械化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尚书旗告诉记者:“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是其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且毫无疑问是其中的最大短板,没有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就只能是口号。现在农业生产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马铃薯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大力推进机械化,为马铃薯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所幸的是,解决马铃薯机械化短板的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2012年6月,农业部发布《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马铃薯机械化的技术模式,为马铃薯机械化发展打上了一针强心剂。2015年8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被纳入其中。而且,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中的最薄弱环节——马铃薯机收也被农业部明确为主攻方向。
今年6月3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现场会上指出,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率仍然较低,亟待重点突破。在2016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期间,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视察马铃薯机械展区时,对马铃薯机械化也寄予厚望。目前,我国以青岛洪珠和中机美诺为代表的马铃薯机械生产厂家也正积极进行技术攻关,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现已列入推广目录的马铃薯播种机和收获机多达100多个型号。马铃薯主产区积极制定机械化生产指导意见,加快土地流转,培育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合作社,加大马铃薯机械补贴力度,促进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提高研发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进马铃薯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为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
相关阅读
- 2025-05-14农业农村部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 2025-05-12吉林省202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发布
- 2025-05-08七部门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意见
- 2025-05-08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
- 2025-04-27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推介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政策与
- 2025-04-25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