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新疆农机智慧化推动农业高效发展——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扫描

www.caamm.org.cn    2018-05-25

文章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王兴瑞报道)农忙时节,走在天山南北的乡村,最吸引人的是一台台驰骋在田间的大型机械。不论是播种、施肥,还是收割作业,都使用着机械。现代机械已成为新疆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520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厅了解到,2017年,新疆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84.4%。全区加快机器换人,为一产上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

  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 

  5月初,在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上,国内外300多家企业带来的近万台各类农业机械中,新疆本土农业机械产品颇受关注。

  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一款残膜回收与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该公司销售经理王登强介绍,这台机器回收地膜率可以达到85.7%,非常适合新疆本土市场,投放市场后备受欢迎。

  记者从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已形成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青(黄)贮饲料收获机、秸秆饲料收获打捆装备、大型耕整地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林果机械及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等七大系列近40个品种。公司将充分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机遇,借助军工科研及制造优势,围绕农牧机械主业,把企业打造成以面向中亚出口为主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大型农牧机械的生产基地。该公司副总经理靳范说。

  记者从自治区农机局了解到,去年,新疆实施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行动,以小麦、玉米、棉花三大粮棉作物和葵花、打瓜、番茄、甜菜、辣椒等五种特色农作物为重点。

  数据显示,去年,新疆小麦、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2%、88.5%。全区推广农机深松作业面积760万亩,机械化深施肥约3900万亩,机械化残膜回收作业面积约2000万亩,机械植保作业面积约4900万亩……机械化作业已经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新科技助力精准高效 

  今年春耕期间,沙湾县安集海镇和平新村的辣椒种植户,首次用上了新科技”——播种机在地里笔直行走,但是驾驶室内却没有驾驶员。原来,村里今年新购置了4台卫星定位无人驾驶播种机,不仅高效精准,还省时省力,一天能播种100—120亩地,比人工驾驶便捷多了。

  在库车县二八台镇的雅克拉村,带导航仪的机采棉模式播种机,高标准完成了500亩机采棉模式下的播种工作,在十里八乡带了个好头。

  其实,只需在春耕时节到天山南北走一走就能发现,现代科技装备的农业机械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不论是地上跑的无人驾驶播种机,还是天上飞的无人机,都是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有力见证。数据显示,2017年,全区推广卫星定位导航作业面积达500万亩,农用遥控飞机植保面积达500万亩。

  经营农业机械的奇台县兴农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生军说:卫星定位导航下,1000米的长度上左右偏差不超过2厘米,并且在后续田间管理打药、中耕和机械化收获环节中,农机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地读取播种时的数据,精准地导航农业机械开展打药、收获等作业。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昌吉州的卫星导航精准作业系统总量达到460套,作业面积达208万亩。

  合作社带动加速推广 

  随着新疆现代农业方式的转变,不少地方借助土地流转,纷纷成立农机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发展。

  在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三岔口村,绿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就为社员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农机合作社,已经从最初的4户成员发展到了如今的50多户。合作社除了5台大型采棉机,还有各类农机具等,作业范围覆盖了从耕地、整地到播种、打药等各个环节。今年,合作社一次购买了10台北斗导航终端系统。合作社理事长吕大海感慨地说:现在种地就是要运用现代化机械,这样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在沙雅县古勒巴格镇,马占明兄弟俩自从联合村里的种植大户成立了大欣农机专业合作社后,种地变得省时省力。大马力拖拉机每天可以犁耙500亩地,两台拖拉机同时作业,犁耙上万亩土地只需10天,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大欣农机专业合作社又添了新成员,除了大马力拖拉机,还新购置了自走式青黄秸秆收获机。去年合作社还成了自治区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我们除了增加拖拉机,将来还要购买挖掘机和铲车,参与平整土地。马占明说。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全区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达740个以上、成员数量达1.5万人。全区农机合作社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