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我国农机行业应加快转型的步伐

www.caamm.org.cn    2016-05-04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生产门户    作者:   文章类型:普通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历经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后,终于步入升级转型的调整期。但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农机市场面临的环境也正发生深刻变化。

  不仅如此,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的农机行业特别是收获机行业竞争激烈。品质和品牌竞争的时代正式来临,处于调整期的收获机械行业开始重新思考技术升级过不了技术升级这个槛就将被淘汰。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高元恩一语道出行业的瓶颈。他认为,我国收获机械行业应增强忧患意识,加快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机工业协会201584日在山东潍坊组织召开了中国收获机械技术升级研讨会,行业领导及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家共同就国内收获机械技术升级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行业不断壮大收获机械是农机产品中十分典型且重要的产品,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一直高度重视。高元恩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我国收获机械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引进原苏联的机型开始在国内生产。尽管现在看来那是非常落后的机型,但在当时很有市场。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收获机械开始了自主创新的萌芽。代表产品有东方红-54悬挂式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以及经久不衰的新疆-2等机型。这些产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机械化生产的问题,还为我国收获机械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与包括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等在内的世界知名收获机械企业合作,开阔了国内收获机械行业的眼界。

  自1993年以来,小型收割机、背负式玉米果穗收割机、喂入量6kg/s以上纵轴流收割机、自走式玉米果穗收割机、履带式纵轴流水稻机等产品相继问世。今天,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获机械产业体系。高元恩认为,不断壮大的收获机械行业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不仅企业数量迅速增多,产业链也渐趋成熟,包括液压件、发动机等在内的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形成,产业能力大大提高。二是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很多厂家广泛购进先进的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收获机械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小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等很多机型是国内自主研发制造的。

  从市场需求看,收获机械市场正由快速增长的市场向稳定的更新需求转变。更新需求是比较稳定的。按照每年10%的更新数量计算,一年就有约15万台市场需求。高元恩说。从产品品种看,我国收获机械行业产品品种相对单一,在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领域的机具相对缺乏,这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