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行业焦点

“十三五”我国农机化发展将聚焦“攻坚、拓展和升级”

www.caamm.org.cn    2016-05-05

文章来源: 农机化导报    作者:孙红梅   文章类型:普通

425日,首届中德农机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孔亮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十三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是我国农机化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更是我国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拓展、升级的窗口期。全国农机化系统要持续创新,加倍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80%以上。

 

据孔亮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机化各项指标实现了快速提升,到201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63%,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4%76%81%,其中水稻种植和玉米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超过40%63%,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19个和37个百分点。当前,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演变。展望十三五,基本面依然向好。在此基础上,十三五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将聚焦在攻坚、拓展和升级三方面。争取在十三五末,实现四个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大马力拖拉机大幅度增加,乘坐式插秧机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力争实现翻番,高效植保机械、高性能联合收获机、粮食烘干设备、秸秆还田机等保有量显著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全面提升,水稻种植、玉米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达到60%80%,植保、烘干机械化实现跨域发展,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果桑茶、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进一步提高;农机化科教水平全面提升,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施药、秸秆处理、残膜回收、农业废弃物利用机械化技术能够广泛应用,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显著增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农机管理、推广、监管、流通体系初步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经营和服务主体占比显著提高,保障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更加有力,全国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新进展,机具使用效益显著上升,作业服务面积进一步扩大,力争达到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20%以上。

 

为实现四个全面提升的目标,孔亮表示,十三五期间,农机化系统要构建新型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突破关键环节机具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瓶颈制约,改变粮食作物生产装备不优不全,经济作物、规模养殖生产装备短缺落后的状况;加快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中高端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推动农机装备由能用好用升级;加快先进蔬菜、林果等设施园艺机械的开发应用,加快农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研发应用步伐,全方位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有效供给能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解决薄弱环节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聚焦农产品主产区,以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巩固提高深耕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收、大豆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中耕施肥、节水灌溉、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机械应用难题;推动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饲草料等大宗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在全国建成一批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推进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协调农业各产业各区域农机化发展,适应中国地形地貌和生产需求,兼顾平原和丘陵山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各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双季稻地区机械化育插秧,发展畜产品优势区饲草料生产机械化,加快丘陵山区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步伐。扩大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配合一控两减三基本,加快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秸秆还田收贮、残膜回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粪便处理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农用航空。

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机工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http://www.caamm.org.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即“来源:XXX(非中国农机工业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